首页 > k8新闻中心 > 公司新闻

凯发k8官网|四川郫县红光镇绘就“幸福蓝图”

发布时间:2025-10-15 18:03:04    次浏览

实施“六个提升工程”建设城西“率先提升区”财政总收入增长9%,固定资产投资增长5%,农民人均纯收入增长11%,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4%以内。这一串绝不简单的数字背后,是四川省成都市郫县红光镇领导班子对2015年镇域经济掷地有声的发展誓言,是给所有红光居民的幸福承诺。笔者日前从该镇了解到,为确保新一年发展势头,该镇主动把红光放在卫星城战略布局和自身的成长需求上,率先解决城市化组团之间城市形象断裂、城市不连续的问题。红光大道城市中轴红光段长7.5公里,直接影响卫星城门户形象,红光镇在卫星城建设中必须挑大梁、担重责,最大限度地为卫星城建设提供城市空间和产业载体,因此,该镇把拆迁作为开年的首要任务,拆出红光大道门廊形象、拆出城市建设空间、拆出产业承载载体。为了兑现给红光居民的幸福承诺,红光镇党委副书记、镇长邱从武坦言,该镇将按照“生活配套不弱于主城区、生态环境优于主城区、建筑品质高于主城区”的要求,实施“六个提升工程”。一是实施红光大道门廊形象提升工程。按照打造城市地标的定位,扩建提升红光广场,恢复建设县级文物——红光门,建设集毛泽东视察红光纪念馆、镇文化活动中心、镇便民服务中心等于一体的配套建筑。利用即将拆完的“193”地块300余亩可开发资源,引进第五代城市商业综合体,打造城市商贸商务之“心”,着力把红光广场区域打造成为城市形态精华区、三次产业增长极、历史文化展示地,让“幸福红光门”成为红光大道上的“城市地标”。二是实施基础承载提升工程。加快推动南北大道北延线、边界路东延线等连接周边道路建设,尽快打通正兴路东延线、红佳路东段等城市断头路,分步完成广场路3.5万平方米人行道改造,加快污水管网扩容和对接主管网工作。3年内完成村道标美化改造6.6公里,实现“公交”村村通;建成社道15公里,实现“进社入户”。紧跟项目进度和群众生活需要,引进建设名校1所,提升镇卫生院,配套建设幼儿园5所、农贸市场2个和消防站等功能性服务设施,全面提升承载能力。三是实施城市产业提升工程。引导发展酒店、卖场、文体休闲场所等业态的现代商贸商务业,整合资源,引进培育教育培训、金融保险、会计事务、工业设计等生产性服务业,沿广场路着力打造“双铁”现代商贸中心、教育培训业中心、西郡英华片区现代商务中心和沱江河滨水休闲创意走廊,加快形成红光50亿商圈。四是实施都市农业培育提升工程。按照“建大公园、造大景区”要求,坚持“一三互动、以旅助农”,既种植农田、又种植风景,力争2015年多利农庄产业项目基本建成,大力促进田园时代葡萄种植向都市观光体验转变,力争3年内建成串连成片、连接城乡的旅游观光带,把红光农村片区建设成为都市农业、生态田园片区,实现产村相融、产业富民。五是实施土地综合整治提升工程。遵循“三体现一方便”原则,积极推进土地综合整治,三年内基本完成白云村多利项目,推动汉姜、寇家坝村田园时代项目一期复垦验收、二期启动工作,帮助企业推进渔塘坎村中国香村项目,实现农村板块居民就地城镇化,改善农民生产、生活和居住条件。六是实施生态环境提升工程。按照“大栽树、栽大树、栽好树”的要求,实施正兴路、红光路、徐独路、幸福路行道树提升改造,推动配合沱江河城区段3.6公里、左右支渠4.3公里整治和河渠两岸28.6万平方米绿化,形成“活力红光、四季花香”的城市绿化景观。探索市场化解决农民饮水安全问题;全面关闭养殖场,取缔无证废旧回收场所;按照打造“流动风景和带状公园”的标准清淤疏浚、整修沟渠,连片打造徐堰河南岸红光段和游子河沿岸湿地,建设与美丽乡村相适应的农村生态环境体系。